>> 《周易》是我国科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,是历代帝王必读之书,是治国之道建国之宝。 六爻是我国传统预测方法的一种,往往和八字等同论。叫六爻基本是民间普及的叫法,它的别名还有“火珠林预测”“纳甲预测”“周易预测”等,书本上多称之为周易预测。
易学著作周易六爻预测术 → 六爻与天人合一

您是本帖的第 4413 个阅读者
标题:
六爻与天人合一
shaoyk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等级:庶民之子
文章:828
积分:6929
门派:无门无派
注册:2007年4月1日
楼主
 交易 Email 

发贴心情
六爻与天人合一
六爻与天人合一

  
  一、太极即是无极,无极而生太极。太极是一切预测法的源头根本,为万法之宗。太极即是统一,太极即是一,任何一个人或事物都可以称作是一个太极。太极即是统一,太极中包括阴阳对立的统一,它们是互根互换的。太极就是阴阳四象的统一体。同时统一也包含着天人合一,这皆是人和宇宙信息的全息论。
  太极即天,天就是一个太极。
  古代中国人所说的“天”,远不像现代人对“天”的理解那样狭隘,古代中国人所谓的“天”,约略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宇宙、天体、与整个大自然,整个人类与人类社会。并且,它包含有整个时空的意义。
  人人都知道,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,实际就是天体的一部分。---人本来就是宇宙的一部分,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星球上,无数的星球组成了这广袤的宇宙。“万物是唯其时物”的,宇宙在时间中运动,万物也在时间运转,各有各的轨迹,宇宙的运动是自然时间的现象,而人是自然的产物,人本身的一切,也象天象一样,随着宇宙时钟一同运动。人总以为在这个星球上由自己说的算,殊不知连这个星球也受宇宙天体和宇宙时钟的制约。人已经不再被当成纯肉体,精神和灵魂的偶然叠加,不论今天还是明天的人,都应该正视宇宙天体、自然时钟和我们整个社会对我们的影响。
  中国的思想基础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。《六爻学》一直认为,天体与爻体是统一的,天是个大天,卦爻是个小天。古人把卦爻象的变化,看成是宇宙间变化的缩影。《六爻学》几乎将人间万物和社会组织全部照搬到卦爻上。《六爻学》就是建立在大宇宙和小宇宙(卦爻)相互和谐基础上的,古人发明了一个全方位反映宇宙万物变化,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时空象数运动模型,我们要在这其中确立自己的位置,使我们看到支配和影响自己的各方面的力量,这些力量有利于我们成为应该成为和将要成为的那种人,帮助我们像“天行健”一般的生存和“自强不息”的不断自我完善,开拓未来。
  因此,《六爻学》的研究要以“人”为根本,要以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为指导。
  《六爻学》建立的是一个包罗天、地、人、事、物的完整体系。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把握事物,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大率根低于几千年《易经》的“太极---两仪---四象---八卦”的思维定式。“天人合一”的整体思维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诸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与前提。预测学关心的是宇宙万物,是整体,整体思维与整体模式是预测学真正本源和解释的原则。几乎所有的预测法都含有“天人合一”观。《六爻学》作为一个预测体,其本身就是宇宙生命及其模式的对立形式,涵盖着宇宙全息节律和基本模式。
  《六爻学》信息结构预测模式,就是宇宙结构模式的相似性重演,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性,但有关惊人的对应性。---《六爻学》把天、地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(包括宇宙天体、自然、时间、人类社会万事万物)当作一个天人合一的有序不紊的,生生不已的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来认识。天地定位、六爻陈列与人间的一切互相相对性的对应,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象征体系。六爻中的卦爻世界就是人间现实的投影,这是六爻学者想象的根本(立足点)。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转化为六爻中的卦爻,这宇宙结构模式相似性重演六爻象数体系,足以驰骋神思,产生极其优秀的预知思维,可以使易学家们的想象力诱发出一件件预测真实艺术再现的杰作。---这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图案,天地定位,六爻陈列,足以驰骋神思抒发人们对人生吉凶难测的感慨!
  二:太极代表阴阳四象
  太极含阴阳,阴阳一分为二,是故太极生两仪。太极生阴阳,阴阳又生化成四象,四象即是四种形象,四象即是太阴、太阳、少阴、少阳。然后再由此形成的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形象。例如八卦即是四象演变出来的母象。太极就是阴阳四象的统一体(有关阴阳四象的观念与运用请看下文)。
  易学的思维就是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,这皆是人的思维和断易者的思维方式。“易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”,这就是一个太极思维状态,由太极思维状态而引发出一系列信息。而六爻推断则是一个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的思维状态。
  三:太极代表运动,代表生生不息的运动。尤其代表生生不息的时空运动。太极里面包括四时时空生生不息的运动(年月日时与各种行运)。太极中具有强烈的时空运动观念,时空又决定了一切,时空为万物之源。 
ip地址已设置保密
2007/5/13 15:03:56

 1   1   1/1页      1    
Copyright ©2007 - 2010 周易研究 zz.ZY5000.COM